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鲍欢 特约记者 汤晶晶
妈妈贪吃冷饮 婴儿一天拉7次
熬过了最高温时期,但夏季的余热还是让不少人留恋冷饮和空调,但还在母乳喂养婴儿的妈妈们就要注意了,过度贪凉可能会让孩子遭罪。
“孩子又哭又闹,从前天就开始拉肚子,一天拉7次,今天大便都拉出血了,快把我急死了。”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看到,一名年轻的妈妈抱着6个月大的宝宝就诊,被诊断为重度腹泻。“孩子已经出现脱水症状,低烧37.8摄氏度,需要住院治疗。”胡艳霞说,这个婴儿腹泻的原因就是妈妈贪吃冷饮后哺乳导致的。
最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腹泻的患者明显增加,占到每日门诊量的30%以上。胡艳霞介绍,夏秋交替,小儿腹泻多发,原因大多是“病从口入”,像哺乳期的妈妈若吃多冷饮,会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抵抗力弱的婴儿难以适应乳汁的变化,就很容易发生腹泻。
此外,夏秋交替时节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对人体胃酸和消化酶的分解有抑制作用,而且宝宝容易口渴,吃奶或者喝水比较多,使胃液稀释,胃肠负担加重,导致消化能力减弱。加之宝宝胃肠道功能还没发育完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都不是很好,容易腹泻。
小儿腹泻有两大信号 家长要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及早发现宝宝腹泻?胡艳霞说,小儿腹泻有两大信号:一是宝宝大便的次数增加了,一般为一天大便次数超过3次;二是大便发生了改变,如大便性状突然变得很稀甚至是呈水样,或者出现一些黏液甚至脓血。如果上述两个信号同时出现,宝宝极有可能是腹泻了。
夏秋季节小儿腹泻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原因是有细菌和病毒,其中病毒性腹泻占大多数,多见于0-2岁的婴幼儿。小儿腹泻发病可缓可急,严重的可出现惊厥、休克、脑病、心肌损害等。
那宝宝腹泻了要不要就医?胡艳霞认为,如果宝宝只是大便次数增加或大便性状改变,但是其他状态尚可,没有发烧和频繁呕吐、哭闹,且食欲好、睡眠好,这种情况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如果家长无法判断孩子腹泻是属于轻症还是重症,最好还是尽早就医。
如果宝宝反复腹泻,伴有腹痛、发热、呕吐、频繁哭闹、精神差、脸色苍白等,大便中带有黏液或血,或者大便像水一样,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口干舌燥、少尿、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双眼下陷、精神状态差等明显脱水症状,说明宝宝腹泻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家长千万别自行用药,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合理用药,防止和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宝宝进行必要的对症处理。
少吃冷饮注意卫生 防止“病从口入”
俗话说“病从口入”,要让宝宝远离腹泻,关键是要管好孩子的嘴。冷饮只能起到降温和解馋的作用,对孩子的身体没有益处,对于孩子钟爱的冷饮,家长要把好关,在为孩子选择防暑降温食品时,可以考虑西瓜、绿豆汤等,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最好在常温下放置10至15分钟“解冻”后,再给孩子食用。
此外,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及用具要定时消毒,别图方便一次性消毒几个奶瓶存着用;给宝宝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鲜,食物生熟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要及时储存,且储存的时间不宜过长;母乳喂养前,妈妈要注意清洁乳头,把手洗干净。
但胡艳霞提醒,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腹泻就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禁食。殊不知,腹泻期间禁食,饥饿状态反而会增加肠蠕动而使腹泻加重,部分患儿会发生营养不良或生长停滞。在腹泻期间可以给孩子选择稀饭、面条等相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需避免高蛋白及油腻的食物,对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配方喂养2至3天,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