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十堰十大“技能大师”系列报道之三:

郑伟:奋战在车间一线的“调试大王”

时间:2017-07-31 19:09    来源:秦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文、图/记者 祝梦 见习记者 李强通讯员 闵秋雪

公司从2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厂房换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革新已经经历了好几代……20多年的沧桑巨变,未曾改变的是湖北三环专业汽车有限公司技师郑伟那颗兢兢业业的心。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郑伟从未缺席厂里的技术革新,他站在汽车调试技术岗位的最前端,摸着石头过河,与前沿技术“死磕”,为后生领了好路、带了好头。“湖北省首席技师”、“市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市第二届技能状元”……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郑伟日复一日的磨练与付出,谈及这几十年的坚守,他说,“始于一份兴趣和责任。”

20年来6次“从零开始”他每次都是领路人

“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所有的工作都在室外完成,夏天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零件摸起来都烫手,冬天冒着鹅毛大雪,冷风呼呼地往领口灌。”回想起刚上班时候的状况,郑伟和同事看了一眼,笑着说道,“那时候公司才起步,人少事多,因为技术落后,很多事情都靠手工操作,经常工作起来没日没夜。”

后来,公司逐渐建起了新厂房,引进了一些专业设备,作为老一批员工的郑伟等人,自然成了公司的“技术担当”,配套设施不健全,没有老前辈领路,面对这些新挑战,大家都是一头雾水,怎么办?“摸着石头过河呗,钻!”没有前人带路,就自己从原理上摸索,没有丰富的经验,就一遍遍去尝试,连续一个多月的通宵达旦、加班加点,郑伟终于将这个“硬骨头”啃了下来。

说起这段经历,郑伟的同事至今记忆犹新,“随着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对汽车调试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之前的技术和经验一切都归零,全都需要从头开始,每次郑伟都冲在第一个,通宵达旦克难攻坚,为大家做好领路人。”“一项新技术大家都不懂,作为师傅必须要先学会,目前汽车产品已经更新换代了6次,每次我们都必须先把难关打通、打畅!”郑伟说。

出国服务一个多月他掉了十几斤肉

“40多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一尺多厚的灰尘,出国呆了一个月,回来瘦了十几斤。”回忆起那段远赴坦桑尼亚做售后服务工作的经历,郑伟苦笑着摇了摇头,“听起来出国好像是个‘美差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2008年,公司向蒙古国出口了134台车,用户要求派一位作风扎实、技术过硬的服务人员跟踪服务。面对出国的种种困难,郑伟二话不说主动请缨,奔赴蒙古国开展了长达1年的服务工作,为了化解阻力,赢得客户认同,他踏实勤奋,充分尊重和理解客户的各项要求,最终用自己高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获取了客户对公司的高度认可。“黑了,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郑伟的同事说,这是他回国后给人的第一感觉,“对于出国这件事,许多人避之不及,而郑伟却像个‘傻子’一样自告奋勇,冲在最前头,那里的食物吃不习惯,他就忍饥挨饿,那里的信号不好,他就徒步几十公里到大山上,给家人报一声平安,住在集装箱里,冬冷夏热,语言不通,沟通不顺……这些困难虽然我们没有经历,但想起来都觉得不好受。”

手腕受伤缝了8针他并没觉得有多苦

虽然条件好了,经验丰富了,但郑伟的脚步却从未停下。

这些年,在他的倾囊相授下,一个个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成为了公司汽车调试的中坚力量。尽管如此,郑伟也未曾退居二线,每逢高产月时,他依旧如往常一样,和学徒们在工厂忙活到深夜,耐心地为学徒们做现场指导,答疑解惑。“这是刚工作不久,在调试汽车风扇皮带时割伤的,在医院缝了8针,也算是工作给我烙上的沧桑印记。”在郑伟的手腕处,一条长长的疤痕依稀可见,触目惊心。记者了解到,从事调试工作,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在调试时,因为采取一个固定的姿势高空作业,时间长了,身体疲劳,头晕目眩,一不小心就会从车架上摔下来……尽管工作万分艰辛,但郑伟每次说起的时候,总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因为喜欢,所以我没觉得有多苦,因为责任,再苦再累我也一定要把技能练好,把工作做好。”

( 责任编辑:祝梦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