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城市到山沟沟支援二汽建设 他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工程师

时间:2017-05-16 09:57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进入晚年的李仰堂。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曾雨 图/记者 张建波

年轻时的李仰堂对祖国建设一腔热情。1957年,他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南战略目标号召,从上海机床厂支援大西南建设,到成都量具刃具厂工作13年;1970年,他响应二汽建设号召,不当干部做工人,携家带口到十堰,一干就是25年。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工程师,李仰堂凭借一股干劲,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作出了不俗的成绩。背井离乡几十年,不能陪伴父母左右,让李仰堂满怀愧疚。但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他从未后悔过。

支援二汽建设

他不当干部做工人

老照片中前排左一为李仰堂。

现年80岁的李仰堂,是东风公司技术中心的一名退休工程师。1970年,他响应国家号召进入二汽,此后一直生活在十堰。

李仰堂老家在北京市昌平区于辛庄村,1955年,18岁的他,作为北京技工学校第一批铣工专业毕业生,被分配到上海机床厂工作。彼时,祖国的大西南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到1957年,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南的战略目标号召,李仰堂来到成都量具刃具厂工作,一干就是13年。

在成都量具刃具厂工作期间,李仰堂表现出色,很快被提拔为工段长,负责机加工工段工作,后又在生产科做了三年,负责军工援外生产。

李仰堂到十堰,缘于1968年支援二汽建设的号召。“当年支持二汽建设,工厂有100名老工人的任务。”李仰堂说,他得知消息后,当即报了名,当时二汽都不要干部,只要工人,于是,他又下车间从工人干起,在试造车间生产齿轮仪器。

1970年9月,33岁的李仰堂如愿支援二汽建设,被分配到刃量具厂机修车间做了一名铣工。

李仰堂说,当时,十堰还是一个山村,相比成都的基础建设,各方面都十分欠缺。“之所以热情高涨支持二汽建设,主要是想有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多做贡献。”李仰堂说,二汽是大型国有企业,他能在这里发挥力量。且当时招工量大,也解决了他爱人的工作,从此无后顾之忧。

参与转子发动机研制

工人干起专家活

在刃量具厂,李仰堂凭借10多年的工作经验,担任工艺员。当时,他要负责工艺、工卡具设计、工时定额、质量检查和现场技术指导五项工作。

1971年底,二汽总厂开始研制转子发动机,但缺乏专用设备设计人员。当时,二汽厂长饶斌得知李仰堂的情况,亲自点名,将他借调到总厂,参与了转子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李仰堂介绍,他第一次来到转子发动机研制组时,办公室里有20多人,可以说全部是二汽各专业厂的精英,都是专家和工程师,而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在会议上,李仰堂被安排从事三角活塞饱槽机整机的设计。接下工作后,没有资料,他只能凭经验和理论基础。一个月后,他设计出方案,加工装配、使用效果都比较好,多次受到表扬。此后,李仰堂还设计制造了旋轮线磨缸机、旋轮线搪缸机,这些都是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情况下设计完成的。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二汽转子发动机项目研制历时6年,因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等原因,最终被“一机部”下文叫停。

蜗杆专家中途退出

他主动请缨完成生产任务

1977年,李仰堂进入二汽技术中心总成试验室,与袁颜章教授级高工一起设计8*8科研型转鼓试验台。工作6年后,调入技术中心试制部技术科搞工卡具设计和专用设备设计。

他介绍,1982年至1983年间,二汽生产的两吨半军用越野车摆头很严重,当车速升至80公里/小时,方向盘摇摆厉害,司机双手都握不住。这一难题被作为一项重大攻关项目立项,当时,二汽与清华大学合作,签订了共同攻关合同,试验方案为,将转向蜗杆速比由原来的1∶18改为1∶25,但这一改也给54厂带来技术难题——生产线加工不了,需要万能机床加工。

李仰堂介绍,当时,这一问题由一名54厂的蜗杆专家指导,地点选在产品处,车间做了一年的生产准备,等要开始加工时,蜗杆专家也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回厂不来了。“专家不来,其他人就不敢干了。”李仰堂说,“当时产品处王汝湜处长急坏了,派人去请专家,但好话说尽,都没能请回来。”李仰堂也了解情况:“加工蜗杆难度确实很大,技术难题、未知因素太多,所承担的风险,就算是内行专家也未必敢干。”李仰堂说,出于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他主动请缨,不能看着合作攻关项目夭折。

李仰堂到车间后,对着图纸仔细检查工装,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托着主轴上下浮动的圆盘齿轮设计错了,根据工件的运动轨迹,凸轮应偏心80mm,而此时的凸轮是同心的,一旦开工,主轴搞不好会脱落,工件报废不说,还可能引发人身事故。”李仰堂说,这可能是专家不敢开工的原因。

李仰堂对偏心凸轮重新设计,经过复杂校准后,机床开始生产。两件蜗杆经计量处检查完全合格,并交由攻关车队试验。

不后悔响应国家号召

他未能照顾家庭满怀愧疚

1986年,李仰堂被评为二汽制造厂技术中心先进生产(工作者)。到1988年时,他获得了工程师的专业职称。1991年,他还被评为二汽技术中心优秀共产党员。

李仰堂在工作上取得成就,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个人的贡献,但面对亲人,他却满怀愧疚。

李仰堂说,他是家里的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北京技工学校毕业后,他前往上海机床厂工作时,就遭到家人的反对。转而到了成都、十堰后,很少有回老家的机会,未能照顾到父母和弟妹,偶尔回到北京的家中,也只能给些钱表示安慰。

到1995年,李仰堂从二汽技术中心退休时,他的双亲均已过世。李仰堂说,1990年左右,父亲身患重病,他将父亲接到十堰照顾,但孝敬不过两三年,父亲便过世了。由小妹负责照顾的母亲,也在北京老家病逝。到目前,李仰堂兄妹四人,只剩他和四妹在世。

李仰堂说,父母在世时,他想过回北京照顾二老,但出来后,再回去已经不可能。尤其是父母、兄妹过世后,他在北京的牵挂只有四妹一人。

“四妹在老家务农,也经常埋怨我没有帮助她什么,但埋怨归埋怨,我们始终是亲人。”李仰堂说,距今为止,他已经10多年不曾回北京,倒是他的四妹前几年专程来十堰看望过他。

让李仰堂感激的是比他小4岁的爱人田淑敏。两人在村上经人介绍认识,李仰堂在上海工作两年,他们熬过了异地恋,后李仰堂前往成都,田淑敏义无反顾地跟了过去,并结为夫妻。到今年,两位老人正好结婚60年,步入金婚。李仰堂并不知金婚一说,只知他们从未分开过。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