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铜盘铜匜于2003年在郧县 (现郧阳区)五峰乡肖家河墓地出土,均为盥洗器。
铜盘口微敛,方唇,斜腹内收,底平。底部附四个蟾鱼状镂空足。口上部附对称的长方立耳两个,腹上部饰两个对称的衔环小圆钮,钮与立耳呈十字对称分布。立耳上饰镂空且相互盘绕的蟠虺纹。盘底中部铸有铭文,共有27字。此盘铸造精良,形体较大,造型和装饰均具有较高水平。盘内所铸铭文,为研究楚唐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铜匜呈椭圆形,宽口,束颈,平底。口部一端设流,一端设鋬,流口为椭圆形凸出并上翘,魞为弯曲的龙形,流面铸成浮雕式的兽面纹,其上加饰细卷云纹。流面及魞均采用失蜡法铸造。腹部饰一道绳索状的凸棱纹,颈部及腹部各饰一道蟠虺纹。器内底部正中铸有铭文,共20个字,分为四列。此匜造型精巧华丽,纹饰线条精致,尤其流口与魞部采用的失蜡法铸造工艺,反映了春秋时期铸冶技术的高超。
(记者余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