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华罗庚在二汽讲了些啥?

时间:2017-02-14 10:02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华罗庚(右二)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资料图片)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罗毅

在东风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来讲过课,这其中就包括数学家华罗庚。1972年,华罗庚在二汽(现更名为东风公司)讲课,同来的还有叶剑英元帅的长子叶选平。那么,华罗庚当时在二汽讲了些啥?他的讲课给二汽带来了哪些影响?

1966年,华罗庚的运筹学已在二汽运用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个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1964年初,华罗庚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表达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同年3月18日,毛泽东亲笔回函:“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华罗庚写成了《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并带领中国科技大学师生到一些企业工厂推广和应用。

二汽和华罗庚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66年。当年2月,二汽筹备处在南汽(现名为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型汽车系列化会议”,讨论二汽的产品问题。会后,150人搞二汽的产品开发,1966年试制出3辆三吨半平头载货车,3辆两吨越野车,一辆20D型汽车,5台V8发动机。

在发动机方面,是用V8还是用直6,在二汽一直有争论,后决定先上V8。当时,技术人员在北京找到三个小V8发动机,是1964年或1965年的产品,工艺性很好,可以改造成需要的产品。技术人员就运用华罗庚的运筹学,把工作量画成许多长短线条,其中有许多短线,代表着插进去完成的工作。当年五一前,试制出了五台V8,其中两台进行试验,三台准备装车,性能指标都超过设计要求。

二汽主动提出请华罗庚来讲课

优选法和统筹学是两种数学方法的名称。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两大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产品优质、高产、低能耗的实现:一是生产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电流强度等)的选择问题,可使用优选法,即用黄金分割法发明的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实验次数、尽快找到最优方案的方法。二是生产组织管理(包括资源开发,物资分配和运输)的计划安排问题,可使用统筹法,让错综复杂、工种繁浩的工农业生产得到合理计划安排,使其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案。

1970年4月20日,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务院几个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华罗庚“优选法、统筹法”讲座,并且指示向全国推广。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会前华罗庚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给国务院7个部门的负责人作了关于统筹学报告。讲完之后,有人提问:不是还有个优选法吗?于是,华罗庚又向大家介绍了优选法。这是华罗庚第一次公开讲优选法。华罗庚用泡茶、折纸等举例讲解,使在座的人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觉得“双法”在自己的部门里有用武之地。这次会上,就有人提出要请华罗庚到他们那里普及“双法”,例如二汽。

1972年6月14日至8月底,湖北省委邀请华罗庚来湖北推广应用优选法、统筹法。华罗庚到武汉后,举行了十万人报告会和多场讲座,参加了湖北省军区国防工办在武昌造船厂召开的现场会,并深入到30多个厂矿和基层。

这其中就包括二汽。当年的7月上旬,华罗庚到二汽传授在科学技术管理中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同来的还有叶剑英元帅的长子叶选平。

华罗庚讲课,叶选平板书

对于华罗庚来二汽讲课这件事,许多岁数大的二汽人依稀还记得。华罗庚在十堰待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的时间。曾担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院长的季峻,如今还记得华罗庚曾来二汽讲课,但由于年代久远,对于讲课的内容已记不清楚。另一位今年75岁的二汽老工人则记得,当年十堰市还召开了大会,专门请华罗庚讲课。

这正是华罗庚的习惯。他每到一地,就要邀请一线的科研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听报告会和讲座。华罗庚为了让大家听得懂,每次讲课都带着十几厘米宽,一米长的白纸条,在纸条长边的0.618处(即黄金分割线处)折叠,在折叠处用烟头烫一个洞,双手将纸条举过头顶,让坐在后面的人都能看到纸条长边0.618的位置。华罗庚把高深的数学原理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通俗易懂,形象幽默,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见效快,回到生产现场就能实验、应用。

“华罗庚讲,叶选平以端正优美的字体写在黑板上。”这位工人还记得,因为华罗庚年轻时患病,造成左腿残疾,不能长时间站立,但是他讲课时经常站起来,有时拿拐杖当教鞭指着黑板上的重点。

华罗庚的这次讲课很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重视,有些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运用优选法收到实效。当年的8月,在召开的一次大会上,饶斌还专门提醒技术人员要掌握新技术,学大庆人“夺世界冠军”的精神。在进行技术攻关时,要决心大,不怕失败,不怕曲折,坚韧不拔,顽强战斗,正确运用优选法。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