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乡亲倾资千万拓荒建茶园 想找回妈妈的味道

时间:2016-11-03 08:27 来源:荆楚网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荆楚网讯(记者 孙凌、吴坚、谢圣国 通讯员王华敏)3000亩杂草丛生的撂荒山地,雇请劳力15000余人次,动用22台挖土机,耗资1500万,亲力亲为大半年,才把茶树苗种下地,再押上4年的风调雨顺才有可能开始赚钱,有这样做投资的?

十堰郧西天蓬山茶园已经初具规模

“出去以后才知道,最宝贵的还是土地!”操世权生长自十堰郧西农村,他明白土地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守着一亩三分地简单糊口的日子早已远去,刨不出钱的土地,如何能系得住乡愁?农村青壮劳力只得任由土地撂荒,纷纷涌向城市,希望能拥抱都市的繁华。

操世权就从贫穷的山村走进了繁华的大都市。自14岁从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丁家湾村外出闯荡,他刷过盘子挖过煤,捞过尸体养过猪,最后跟着哥哥做工程。到2015年,41岁的他已经有了积蓄,并在西安置下房产。

自己的日子好过了,可每年春节回老家,看到不变的山、不变的水和依然在贫困中的乡邻,操世权心中很不是滋味。

2015年,上津镇绞肠关村党支部书记柯昌寿找到操世权,希望他能回乡建茶园。操世权立即驱车前往绞肠关村考察,并从绞肠关村天蓬山的多个山谷中挖土取样,再送至科研院所去化验。经专家鉴定,绞肠关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这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信心。

回乡创业的操世权(左)

为了让操世权早下决心,柯昌寿顶着压力给出了最优惠的条件:“土地流转期限在50年的基础上再加20年!”十几天后,考虑到村民的利益和要求,柯昌寿托人带话:“乡里乡亲的,就先按30年流转吧?”但操世权都没有表态。

柯书记向记者讲述开荒故事

然而,让柯昌寿始料不及的是,在正式签订合时,操世权仅仅签了20年。“土地对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操世权有些感慨,说当初自己在西安工地干得是最累最苦的活儿,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过年能让全家人吃顿白面饺子。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挣钱,而是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富路。

山地拓荒成本高,当荆楚网记者问操世权,为什么要在荒废了十多年的山地里建茶园时,他说,高品质的农产品一定要在原生态的环境下种植才能回归本真,才是“妈妈的味道”。

为此,他们没有使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3000亩荒地中的杂草,并在整个茶园中种了一季黄豆。“就是给虫子吃的”,操世权说等黄豆干了,虫子也就死在里面了。

为了建高标准生态观光茶园,操世权把科研院所的专家请到大山里,从茶园规划到茶地平整再到下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手把手教村民们操作。他还参加了全国第二期秦巴山片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骨干培训班,并被授予秦巴山片区科技特派员称号。

如今,绞肠关村一片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标准示范茶园,郧西天蓬山茶叶有限公司、郧西县天蓬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也相继成立。先后有88个农户的土地流转到位,其中有61个贫困户、271人在茶园打工。

“明年让我儿子也回家在茶园做事,”今年50岁的张成才在外打工不下30年,今年初被操世权请到茶园搞管理,月工资3000元,“在外面打工总不是长久之计。”

操世权还在茶园高地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停机坪,计划将来购买观光直升机,发展观光农业。“春赏花、夏品茶、秋看红叶、冬采冬桃。”操世权这不是在投资,而是在建设家园。

种下的茶苗

开荒还在继续

当地村民在茶园上工

(编辑:吴忠斌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