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报道(2)

三支主力红军转战鄂西北

时间:2016-10-12 10:15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由徐向前题字的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图/记者 朱江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陈列馆关于红四方面军转战南化塘地区的介绍。图/记者 朱江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朱江 实习生 贺彩霞 整理

红三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在十堰这片红色热土上,先后有三支主力红军转战在这里并建立了根据地,保存和锻炼了一大批革命力量。红军在鄂西北地区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红三军:开辟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一到金秋,武当山太子坡的空气里就弥漫着桂花的清香。在缀满金黄花朵的一棵桂花树旁,有一个“福”字照壁,上面清晰地写着两幅革命标语:“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这是1931年由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留下的标语。

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来到十堰地区。5月21日,红三军兵分两路向均州城进军:一路顺老白公路经土关垭、小店子(即浪河店)、草店直奔均州城,途中采取政治攻势,争取了地方民团的配合;一路沿汉江南岸经青山港、龙山咀进军均州城。均县地下党得知红三军将攻打均州城的消息后,立即派出纪大纲游击队赶至浪河店接应,并配合红军攻城。

均州城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城内守敌有一个营,他们紧闭城门、负隅顽抗。在红军到来之前,敌人连夜将城外民房烧光,形成了一片一百米宽的开阔地,使红军攻城无处隐蔽,造成重大伤亡。5月22日,红军利用城南门上的制高点天主堂,用重机枪扫射南门城楼,攻打一天未果。晚上,贺龙军长召开团长以上干部会,研究对策,制定了从南门突破、采用火攻的战斗方案。战斗打响后,在红军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十几名突击队员迅速穿过敌封锁线,用绳子将准备好的易燃物拉到城门洞下,浇上煤油点燃。正当西门外激烈战斗的时候,南门下的熊熊烈火冲天而起,城门很快被烧毁。突击队员立即冲入城内,敌人不战自乱,大部分被歼灭。23日凌晨,红军占领了均州城。红三军在城内帮助均县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镇压了民愤极大的10名恶霸和豪绅,并深入到基层发动群众,创建苏维埃政府和开展分配土地的斗争。5月24日,均县苏维埃政府在浪河店正式建立。6月初,在红军的帮助下,又在均县的盐池河、吕家河建立2个区13个苏维埃政权,以及群团组织和地方武装。6月9日,红三军撤离均州城,转入武当山地区。

红军主力进入武当山后,国民党五十师李柱中旅纠集鄂豫边悍匪张连三部向武当山进攻。为了保护紫霄宫和道人安全,贺龙率领红军主力在太子坡进行阻击,在十八盘与敌激战,重创十倍于红军之敌。敌人不甘心失败,以更多兵力进攻武当山,妄图把红军困死在山上。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了争取主动,粉碎敌人的阴谋,贺龙率红军主力于6月14日翻越武当山向房县转移。

1931年6月18日,贺龙率红军主力攻占房县城。在保康路坪战斗中突围到房县九道梁的红八师师长许光达得知消息后,即率部从九道梁向房县城进发,于6月20日进入房县城与主力会师。至此,红三军主力七、八两个师全部进入房县城。

在红军的帮助下,房县苏维埃政府很快成立了。仅1个多月时间,先后在全县建立了14个区、105个乡苏维埃政权,拥有人口20多万。此外,红军还建立了多个群众组织和群众武装,在全县范围内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红四方面军:云岭生死战

王安凉老人是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镇中学村四组人,就在他出生的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打响了事关生死存亡的一场战斗。王安凉家的大门正对着鄂陕交界的郧西县上津镇云岭峰。当年,许世友率红四方面军34团,在这里杀开一条血路,让两万名红军顺利突围,保存了红四方面军中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

那场惨烈的战斗后来被称为“云岭之战”,王安凉老人从父辈的谈论中依稀留下些记忆:山上松树的枝叶都被枪弹削光,只剩下一根根树桩。

1932年11月初,红四方面军两万余人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的率领下,一路征战,到达郧县南化塘地区。由于国民党军从东、南、北三面合围红军,致使红四方面军被迫放弃在南化塘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继续向西转移。11日下午,徐向前率领13个团登上云岭主峰。国民党刘茂恩、胡宗南部两个师已对云岭形成包围之势。徐向前沉着指挥,带领红军战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抵达东云岭地区。11日深夜,当红军迂回前进到云岭主峰以东康家坪、东云岭地区时,敌人动用8万人的兵力,完成了对红四方面军的包围,企图将红军围歼于云岭至康家坪一带约5公里长的悬崖峡谷之中。

12日早上,徐向前带着部队从云岭的北路上山,发现被敌人包围了,当即决定撤往半山腰。经过侦察,徐向前发现,部队从山上下来,必须通过一个无名高地,而那个高地已经由敌人把守,经过与政委陈昌浩商量,他们最终决定由红十二师34团和红七十三师219团进行主攻,总部跟着十二师走,红十师、红十一师在周围起牵制作用。34团非常能打仗,团长许世友带领一个营向守在无名高地的敌人发起了冲锋,战士们边打边冲,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冲上去。在这个非常紧要的时候,许世友发现机枪手牺牲了,他便自己拿来机枪,冲了上去。战士们上去以后,跟敌人肉博,最终夺得了阵地。与此同时,红七十三师的219团抢占了龙山制高点,红军终于从敌人的合围中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13日黄昏,红四方面军大部队向西北转移,抢占竹林关,奔向杨家斜,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敌人在漫川关地区围歼红四方面军的企图。此后,红四方面军越秦岭、渡汉水、进汉中,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二十五军:奇袭荆紫关

在郧西县档案馆,一份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亲自刻印的《什么是红军》的传单,成为这里的“镇馆之宝”,每年接受上万人瞻仰。据市档案局查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留在苏区的部队重建的红二十五军,由军长徐海东率领,从鄂豫皖出发,于1934年11月初来到鄂陕交界的郧西县,领导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鄂豫陕省委,其间刘华清任政治部宣传科长。

当时,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司令部驻扎在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老街,在鄂陕交界的郧西、镇安等地广泛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不到半年时间,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在作战上取得了一连串胜利,先后攻占镇安、柞水五座县城。红二十五军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地方武装发展到2000人,还成立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

1935年6月,为粉碎国民党军30多个团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红二十五军从二天门出发,经陕西省山阳县的漫川关,于13日包围了商南县城。14日,红军打下富水关,俘敌170余人。为了补充给养,红军首长决定远程奔袭敌后方重要供应基地——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荆紫关当时只有淅川一个地方民团驻守。15日下午4时许,徐海东副军长亲自率领223团和手枪团,由富水关出发,夜行130华里,于16日拂晓来到距荆紫关10公里的外围防御阵地金豆沟,由手枪团化装后将敌人诱出,然后将其全部俘获。晚8时许,红军快速形成了对荆紫关的三面包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红二十五军攻占了荆紫关,歼灭了守敌,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军需民用物资,取得了奔袭荆紫关的重大胜利。

徐海东率部奇袭荆紫关,是红二十五军在陕南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场战斗打乱了敌人的“围剿”部署,使蒋介石限令三个月剿清红军的计划随之破产。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 郧西回民游击队长紧跟红军闹革命

    1935年,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活跃着一支回民游击队。在回民游击队长魏茂南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在郧西县的红岩、坎子山、十八盘等地屡立战功。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后,魏茂南遭遇敌人埋伏,牺牲时年仅30岁。

    2016-12-30 10:12

  • 刘华清刻印宣传单珍藏在郧西

    2016年10月17日至19日,6集文献纪录片《长征纪事》在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档播出。片中展示了郧西县档案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亲手刻印的《什么是红军》宣传单原件。

    2016-12-29 10:02

  • 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在堰奋战两年

    这是长征中人数最少的一支红军队伍,却走出了97位共和国的将军。1934年12月中旬,红二十五军挥师西进转移到郧西县,打土豪、分田地,是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创建了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取得两次反“围剿”胜利,还坚持在十堰地区斗争两年多。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保存和锻炼了一批党和红军的骨干,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大量兵力,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对此,毛主席评价红二十五军“为革命立了大功”。

    2016-12-28 10:14

  • “围剿”十堰红军各路敌军的下场

    2016-12-25 10:12

  • 从十堰走出的红军将领何世昌

    他不是为光宗耀祖,而是为世界的和平与昌盛而奋斗。为了工作需要,他到广西后把原名何耀祖改为何世昌。随后,他参加了邓小平等领导的百色起义,参与了红七军和左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创建,并成为红八军的高级将领。

    2016-12-20 10:05

  • 红三军7000里“小长征”转战十堰

    1931年6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从长江以南转战至鄂西北,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后,于同年9月返回洪湖根据地。一年后,贺龙率红三军再度进入鄂西北地区。这是一次不简单的行军历程,红三军绕道豫西南、陕南,随后进入郧西县、竹溪县,再南渡长江,最终到达湘鄂川边革命根据地,行程7000里,被称为红三军七千里“小长征”。

    2016-11-29 10:08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