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收藏]不同年代结婚证见证时代变迁

时间:2016-05-12 11:10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上世纪五十年代结婚证就像一张大奖状

郧西县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结婚证,叫“结婚证明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结婚证有些已附有新人证明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谢媛媛 图/记者 邱林

一纸婚书,记载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凝聚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尤其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婚书变身为结婚证,成为男女缔结婚姻关系的凭证。近日,我市一位民间收藏家郑光春,向我们展示了他悉心收藏的30多张结婚证书,让人大开眼界。

不同年代的结婚证各有特色

年代不同,结婚证样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结婚证风格各异。近日,记者来到民间收藏家郑光春家中,见到了这些难得一见的“宝贝”。

郑光春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叠精心塑封过的红纸,把它们平铺在桌上,大的足足有一张报纸的大小,小的与普通杂志尺寸一样。这些结婚证色彩鲜艳浓郁,图案喜庆吉祥,有横版的,也有竖版的。横版正常形态下,是折叠成普通报纸的一半大,可以像书一样翻看。“这是六十年前的结婚证。”郑光春轻轻地抚摸着上面的折痕说,这一纸婚书见证了当时新人的幸福瞬间。

这样难得一见的“古董级”结婚证,在郑光春的家里,并不算特别稀奇。近年来他已经淘得了30多张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期都有。

4年前,郑光春偶然见到几张结婚证书,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结婚证书,无论是质地、样式还是证书上的图案、内容都不一样,很有看头。于是,爱好收藏的他就开始留意起来。他曾到过郧阳区、丹江口、郧西等地的收藏品市场和旧货市场去淘结婚证,“毕竟是结婚证书,一般是不会卖的,更多的是夹在一些旧书或杂志里,被一起卖掉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结婚证就像一张大奖状

郑光春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结婚证书质地、样式、图案、内容都不一样。

例如,1955年由郧阳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长38厘米,宽27厘米,底纹印有“自主自愿”4个粉红色的大字,正上方是五星和国旗,左右是飞翔的和平鸽,周围是牡丹、稻穗等,就像一张大奖状。

这张结婚证文字自右到左用繁体字竖排,1955年1月4日登记,名称为“结婚证”,盖“区公所印”条形印章。内容为:“兹证明张××年20岁,沈××年25岁,双方自愿结为夫妻,经审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第三条规定相符,准予登记此证。”上述文字中,人名及年、月、日前面的字及年龄都是用钢笔手写,所有文字均没有标点符号。

结婚证后半部分是郧阳区人民政府区长的签名章和结婚证的登记时间。结婚证中间上方本应粘贴结婚人照片,但当时可能没有非要贴照片的严格要求,因此我们没能欣赏到这对新人当年的风采。在粘贴照片处,只盖一个公章。

在郑光春收藏的一对1962年结婚的新人结婚证上,我们有幸看到50多年前他们的幸福时刻。这是由郧西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结婚证书,内容格式与1955年的结婚证大致相同,仍是繁体竖排,正上方是五星和国旗,但名称为“结婚证明书”。这对结婚证一式两份,分别给男方“蒋××(现年22岁)”、女方“章××(现年19岁)”。

郑光春在一堆旧书中找到这对结婚证时,中间夹着一张黑白老照片——这对新人的结婚照。照片中妻子烫了一头卷发,穿着时髦的高领毛衣,丈夫清瘦斯文,一脸微笑。

这让郑光春惊喜不已,他说,每一张结婚证,除了留有深深的时代烙印,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珍藏这些证书,可以为许多家庭留下爱的凭证和纪念。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果这对夫妻还健在,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们如果能够看到自己当年的结婚证,该是多么感慨!”郑光春说。

不同时期结婚证体现时代特点

“不要小看这一本本的结婚证书,里头可大有文章。”大部分人以为,一本结婚证书仅是证明婚姻的存在而已。但在长期不断品读这些结婚证书后,郑光春却看出了许多门道。他介绍,结婚证书首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郑光春介绍,1950年4月30日,新中国《婚姻法》的颁布,废除了包办婚姻,开始了男女平等、自由婚姻,结婚证上新娘、新郎的名字头一次并列在一起,而双方父母、媒人、证婚人等不再出现,“自愿结婚”四个字尤为显眼。

当时的结婚证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印刷,这一时期的结婚证像“奖状”。正上方是五星和国旗,正下方是一个大红双喜字,周围是牡丹等图案,稻穗、棉花也是当时结婚证上的主角,反映当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婚书内容基本统一。这时期婚书的突出特点是文字内容简练准确,仅仅三十个多个字,就把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依法登记的婚姻法精神准确地体现出来。二是婚书以五星红旗、花卉等为装饰,表达了劳动人民企盼生活幸福的美好心愿。

据了解,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结婚证上,太阳、红旗、葵花等图案很常见。到了上世纪80年代,结婚证才从奖状式变成了证书式,与现在的结婚证接近。

从这些结婚证款式、内容的变化,能够读出社会的变迁。“每一纸婚书,可以说,都承载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岁月的沧桑变迁,都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头的东西,太耐人寻味了。”正因为如此,郑光春深深地迷上了它们。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吴忠斌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 十堰收藏|落满灰尘的红木盒 藏着块乾隆年间端砚

    收藏爱好者付先生去一位藏友家淘宝,主人家半卖半送,将一个红木盒子搭着给了付先生。机缘巧合之下,一位朋友打开了红木盒子,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方乾隆年间的砚台。15日,收藏爱好者付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

    2020-10-22 10:02

  • 十堰收藏|50万张粮票背后的情缘

    作为上世纪中后期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票据,很多人对粮票都有一段难忘的回忆。“当时有粮票可以换钱,有钱却不一定换到粮票。粮票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物资紧缺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值得被收藏、记忆,提醒人们忆苦思甜。”收藏粮票50多万张的市民郭刚说,他对于粮票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2020-10-19 09:58

  • 明代龙女造像现身十堰 风格和武当山馆藏九天玄女造像一致

    近日,十堰收藏爱好者傅先生收集到了一尊较大体量的龙女造像。这尊造像曾登上河南卫视《华豫之门》节目,经专家鉴定为明代真品。

    2020-10-10 10:02

  • 十堰收藏|记录时代变迁 老旧笔记本成收藏新宠

    如今,人们收藏的种类越来越广泛,一些比较冷门的物品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笔记本,因包装精美、附有五彩插图而受到收藏爱好者的欢迎。在我市,收藏爱好者张先生就收集到了100多本老旧笔记本。

    2020-09-24 10:01

  • 十堰男子20年收藏数百个鼻烟壶,小小壶身展现明清艺术之美

    2020-09-19 10:07

  • 十堰收藏|“八仙”帽花 “福禄寿”元宝 这些银器你见过吗?

    近些年来,随着银价上涨,老银器收藏逐渐火热。在我市,一些藏家手中都有几件特别的老银器。近日,两位收藏爱好者展示了他们珍藏的老银器:一套是“八仙”帽花;另一套藏品为分别刻有“福禄寿”的3只清代元宝,做工精细,造型优美。

    2020-09-15 10:02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