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十堰人”候选人:谢萍

时间:2016-01-25 17:24 来源:秦楚网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谢萍,女,1970年出生,郧阳区鲍峡镇高桥村小学教师。

她本可放弃教书在在美丽的滨海城市过上悠闲幸福的生活;她本可走出大山在城市或集镇中心学校上班工作,然而她却选择了在大山深处的小学坚守,而且一干就是22年。她就是充满责任感、被学生誉为“老师妈妈”的郧阳区鲍峡镇高桥小学唯一女教师谢萍。

接过教鞭 继承父业回家当老师

1988年,谢萍以优异成绩考入郧阳区师范。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村的家长教育孩子都以她为榜样。1991年7月,谢萍以优异成绩从郧阳区师范毕业,正当她庆幸走出了家乡的大山并谋划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时,传来了父亲肝癌晚期的消息。

谢萍的父亲谢国富是一位优秀的乡村教师,就在家乡的高桥小学教书。1991年春季开学不久,谢国富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但学校教师少,没人顶班,只好硬拖到暑假,去医院检查时已是肝癌晚期。正在家等待毕业分配的谢萍得知父亲的病情后,便日夜陪护在父亲的身边,尽一下当女儿的孝心。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父亲对谢萍说出了他临终的遗愿,就是希望她回家乡任教,将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父老乡亲。望着父亲恳求的眼神,想着家乡对自己的培养,谢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年春天,谢萍的父亲含笑离开了人世,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开始了他未尽的教书生涯。

放弃高薪 只为山里孩子能走出大山

1997年,谢萍的弟弟在珠海办的广告公司承担了珠海电视台黄金时间段的广告业务,随着业务的稳定和扩大,弟弟邀请谢萍到自己的公司工作,月薪3000元,这让当时月工资只有385元的谢萍着实动了心。但想到对父亲的承诺、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和山里孩子那一双双天真烂漫渴望知识的眼睛,她婉拒了弟弟的盛情。

2001年春,乡镇供销社关闭后,谢萍的丈夫自己做起了生意,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意难做,于是也来到弟弟的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2005年3月,谢萍一家在珠海购买房子安了家。这年暑假,恰逢公司业务繁忙,弟弟便央求她帮一假期的忙,她就试着接受了任务。没几天谢萍便适应了工作,并且干得非常出色。一个月下来,弟弟给她开出了8000元的工资,这几乎是她当时一年的工资。第二个月干完已是开学几天后了。校长打来电话催她返校,同事来信劝她回来上班,学生写信请求她回来上课,丈夫则恳求她放弃教育工作在珠海共同打拼,再加上弟弟、妹妹的劝说,一向果断的她开始犹豫了。

随后的日子里,谢萍满脑子都是学校孩子晃动的影子和父亲临终的嘱托,她吃不好,睡不安,精神恍惚,面容憔悴。丈夫问她怎么了,她欲言又止,在丈夫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说出心声:“我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每天教书,与学生们在一起,心里才踏实。”望着不开心的妻子,丈夫心痛地答应了她的要求,他知道妻子的心早已飞到她此生离不开的家乡教育,再继续留在珠海只会备受煎熬。

教书22载难圆教自己孩子的梦

2002年暑假,儿子第一次随谢萍来到珠海。美丽的珠海让儿子仿佛从人间登上了天堂,一个暑期下来,儿子怎么也不愿离开珠海,要留在爸爸身边读书,丈夫也舍不得让儿子离去。本想把儿子带在身边的谢萍只好一人回到家乡。此时谢萍的弟弟、妹妹、丈夫、儿子全部生活在珠海,珠海成了她真正意义上的家。

2003年11月的一天晚上,正在批改作业的谢萍突然接到儿子从珠海打来的电话,儿子在电话中说:“妈妈,面条煮多长时间才能吃?”谢萍听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原来儿子放学回家时,爸爸还没回家,他就做作业,8点过后爸爸因工作繁忙还没回家,饥饿难忍的儿子就想到自己煮面条吃。此事让谢萍的心情很久都难以平静。

多少个深夜,她从梦中惊醒,泪湿枕巾;多少次她曾扪心自问,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然而,当谢萍一走进教室、学生寝室,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时,她的心马上就平静下来。

爱生如子 愿做学生的知心妈妈

高桥小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在校住宿,女生就占了住宿生的一半。作为学校唯一的女教师,多年来,谢萍除了教书、班级管理外,还要肩负起女生寝室琐碎的管理工作。

每天早上6点,谢萍准时起床,然后就来到女生寝室督促学生起床、洗脸、刷牙、整理内务,晚上督促学生洗脚、睡觉,半夜时分她总要到女生寝室查岗两次,帮学生盖被子。她定期督促学生洗头、洗澡、洗衣服,面对年龄小的和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或亲自给她们做。十堰市教育局督学王校水看到这里整洁的学生寝室后感叹道:“想不到在这大山中,学生是这样讲卫生,寝室是这样整洁得体!”

22年来,有两样东西总是放在谢萍的办公桌上:一是备用药箱,里面消炎药、止痛药、跌打损伤药等样样俱全;二是手抄的电话记录本,里面详细记录着她所带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贫困状况等基本情况。谢萍说,山里孩子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加之都是住宿生,难免会有感冒发烧等症状,这些药可以应急,电话记录本可以经常让孩子们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000多名学生们从这里走出了大山,有的上了高中,有的上了大学,有的早已致富。学生们一个个成了金凤凰,可谢萍就这样一待就是22年。  谢萍与大山共同生活了22年,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无私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知识。

(编辑:沈进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