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湖南馆的十堰移民史话

时间:2015-12-06 10:36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沧桑500年,遗韵满街巷。竹溪县西关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曾经人口聚集、商绅云集、物流密集的地方,积累和沉淀了包括明清古建筑、移民历史、商业传统、地域民俗等多元的地域文化遗迹和记忆。

汇集在这里的,以湖南馆为代表,包括江西馆、河南馆、黄州馆在内的一大批外籍商业会馆,则见证和收藏了其中最悠久、最鲜活、最浓郁的一部分,那就是其多彩而深厚的移民及商业历史文化。

■阚韶辉

历经沧桑的湖南会馆

青砖檩椽覆黑瓦,庭院深深三五重,封火墙头展飞檐。留存如此明清风格的大量民居建筑,是这条始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西关街的最大特色。然而年深日久,风蚀雨浸,加之县城商业格局的变迁,以及居民自行拆建,西关街早已风华不在,显得衰败、暗淡而冷清。

因此,相对而言,湖南馆能够以较大规模长期留存,直到近年大规模改造之际,其残存才被拆除,尤显难能可贵,也引发人们探寻其历史渊源的无限兴味。

西关街如一条细长的扁担,两头低,中间高。中间那拱起来的部位,地名叫分水岭。湖南馆就位于西关街这分水岭之上。会馆旧有碑,铭记建馆始末。据会馆碑记,该馆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经历了同治(1861年—1875年)年间两次战火,得以幸存。其整体轮廓和局部屋宇,竟留存至2011年。算起来,湖南会馆经历了180余年的岁月沧桑。

湖南馆的正门,有门楼两层,上为戏楼,戏台面北,供演戏和宴会之用;下为石质大门框和铁皮包钉的大门。门楼和戏台的结构很有特点,门楼低层是戏台的后厢房,临街的一面为门楼,戏台在门楼之后。戏台和门楼互为前后,以适应戏台和门楼双层使用的功能。丰富的彩饰,更使古戏台显得古朴又堂皇。

湖南会馆的第二进庭院,为一屋廊,中通至主天井院,其四围廊道两侧设有厅房。在主天井院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小天井院,有石门与主天井院相通。小天井院的三面,皆设厢房若干间,为会馆客房。两个小天井院内,各有石狮子一对,并各有圆拱侧门,与外界相通。

过主天井院,迎面是高大宽敞的正厅。正厅用粗大梁柱支撑,空间开阔,是集中活动和公开议事的场所。据附近居民回忆,正厅的立柱廊檐,都饰以彩绘,堪称宏丽。此外,素净的砖铺甬道,精美的雕镂窗棂,处处梁绘、壁画、石刻,皆各有寓义,颇具芙蓉之国——湖南的地域特色。

在并不开阔的西关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的湖南会馆,其庞大十分突出,且房屋高大、宽敞、明亮,用材考究,布局合理。其砖木屋廊式结构,青砖铺地,兽脊飞檐,饰以彩壁,具有细腻秀丽的湖南古建特色,又兼有鄂西北建筑艺术的粗犷质朴,是西关街较为罕见的古建珍品。

遗憾的是,湖南馆的戏楼早已被拆除,其二进之后的屋廊,也被改造成若干小间,残败不堪,面目全非,而最终随改建而完全拆除。唯一肯定的历史信息,大概就是会馆的每一块外墙砖上,那经烧制而成的“湖南”二字,清晰可见。

湖南馆戏台飘扬过各种戏曲声腔

想当年,清代到民国年间的湖南馆的戏台上,曾飘扬过黄梅调、湘剧、花鼓戏、山二黄等各种戏曲声腔。湘籍商贾们,除开办讲学堂、慈善堂,更借举办堂会,组织同乡聚会、节庆娱乐,借此寄托乡愁、联络乡情。锣鼓一响,除湘籍老乡外,应邀而来的竹溪官绅和普通戏迷,也会前来凑热闹。

西关街上一时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湖南老乡们,在会馆宴饮聚会,不仅乡音未改,乡情异常亲切,吃喝也基本是家乡的味儿。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大量出现的,由同籍老乡组成的团体聚会之场所。始设于明代前期,清代中期数量最多,持续到民国末年。西关街上的湖南馆,是清代移民竹溪的湖南省籍人士,尤其是其中的工商业者,为联络乡谊、方便商贸,而创建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同乡寄居或节庆聚会。

那些湖南籍的竹溪先人,从澧沅之风、潇湘之浦的三湘大地,千里迢迢,艰难跋涉,来到这秦巴腹地、山高水长的鄂西北竹溪,然后,他们又筚路蓝缕地生存下来,并经营工商而壮大。可以想见,180年间,湖南会馆一定发生过无数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而背后,隐藏着鄂西北移民和工商业发展的诸多秘密。

1985版《竹溪县志》记载:“民国初期,汉口、黄陂、黄州、汉川、老河口、河南、陕西、江西、湖南等外地商贩进出竹溪。这些商贩中不少人在竹溪定居下来,并以自己的生长籍贯,筹建了黄州馆、江西馆、湖南馆、河南馆等,专为来竹溪的本籍商人,提供食宿、交易信息、商务交涉等事宜。”

如前所述,湖南会馆的碑记,记载该馆创建于清道光五年。因此这段史料的时间——“民国初年”,不够准确。大批外地商贩进出竹溪以及筹建会馆的时间,应该是从清代持续到民国初年。要想真正搞清这一点,需要追溯竹溪乃至鄂西北明清以来的移民历史。

明朝成化十二年,朝廷为安抚鄂西北流民而设置郧阳府六县,竹溪由于地处山区,人民以务农为本,历来少事商贸。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更遑论工商发展和会馆的建立了。

直到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随着政局逐步稳定,朝廷减免赋税,鼓励垦荒,形势开始好转。且清政府推行“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徙政策,紧邻四川的鄂西北,执行同样的政策。故森林密布、长河深谷、土质肥沃、物产富饶的鄂西北,逐渐成为更多流民、饥民的投奔之地。人口增加,农业恢复,鄂西北的工商业随之兴起。其中的外籍工匠商户,成为鄂西北各县工商从业者的主力。

这一时期,四川、河南、陕西及我省武昌、黄州之工匠、商人流入竹溪县,贩进盐、糖、土布、灯草、锅等生活日用品;贩出生漆、桐油、五倍子、茶叶等土特产。异地贸易,成为鄂西北商业发展的动力。这应该就是外籍商户进入竹溪西关街的开始。但我们尚没有在清代初期的地方史志中,看到湖南人在竹溪活动的身影。

折射着竹溪乃至鄂西北移民史话

直到清朝中期,即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我们才从相关记载中,在竹溪西关街越来越多的、操南腔北调的外籍工商业者的人群中,清晰地看到了湖南人的踪迹。湖南馆就兴建于这一时期,并持续兴盛,直到抗战时期。

清同治版《竹溪县志》有转引自“旧志”,即道光年间县志的一段经典记载,从移民籍贯的角度,分析了清代竹溪人口的结构:“(竹溪原)陕之民五,江西民之四,山东河南地区之二,土著民之二。今(清道光年间,即1821年至1850年)则四川、江南、山西、广东、湖南、本省武昌、黄州、安陆、荆襄之人亦多入籍,亲戚族党,因缘接踵,聚族于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湖南馆于道光五年,即1825年,兴建于西关街。

这一时期,移民潮在持续,外籍商户进入鄂西北的越来越多,可佐证湖南馆的持续兴盛。《郧阳府志》记载,到了咸丰年间(1851—1861年),十堰山区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有了新发展。各县城有来自直隶、江浙、川、豫、晋、陕各省各地的商人,他们贩进百货、糖、布匹、盐等日用品,贩出药材、桐油、生漆、木耳、茶叶、香菌、木材等山货土产。湘籍商人的经营,走的也是这条异地物流商贸之路。

19世纪中后期的中原和长江中下游,持续陷入太平天国、捻军、白莲教等起义的兵燹战乱之中,流民如浪潮,涌入鄂西北。这一过程,持续到同治年间(1861年—1875年)。来到相对安宁的鄂西北,移民逐渐安居乐业,工商业也进一步发展起来。清同治版《竹溪县志》记载:“商多来自陕西、山西、河南、江西及本省黄州之人。百货俱陈,甲于都邑。”这里虽然没有提到当时深陷战火与天灾、移民大量外出的湖南,但进出湖南馆的湘籍商人,定然也是活跃的。

移民的大量进入,使竹溪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西关街的工商业更加兴盛。清道光七年(1827年),竹溪已有城关集市6个,乡村集市46个,其中仅西关街上就有2个。1985年版《竹溪县志》记载:“1939年,汉白公路通车,全县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工商行业增加到24个,商户发展到605家。”这些记载,可以看成湖南馆直到抗战时期依然人气兴旺的证据……

总之,西关街上以湖南馆为代表的外籍会馆,堪称明清以来外籍工商业者在竹溪安身立命的物质和精神的大本营。无数与湖南人一样的移民,他们借会馆之地,联谊乡情、抱团互助,在竹溪生存、生息、发展,直到把他乡变成故乡。他们将原籍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带进竹溪,或艰辛垦殖、从事农耕,或艰难创业、经营工商,促进了竹溪的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并把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融汇南北的开放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因此,西关街上湖南馆等会馆的兴建,及其180多年的持续兴盛,折射着竹溪乃至鄂西北一部浓墨重彩的移民和商业史话,而有待修复的湖南馆遗址,犹如这部历史的活化石,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价值。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沈进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