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产业蓬勃发展
满山遍野的山羊
村级卫生室解决群众看病难
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认真接待群众来访
主导产业--烟叶
秦楚网 通讯员 杜迪
近年来,项家河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实现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4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2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15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2%、20%。
特色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项家河村地理位置偏僻,山大人稀,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735户,3088人。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特色产业没有明显优势,农民增收困难。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项家河村“两委”研究最多的问题。
近年来,项家河村利用山场和坡地广阔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食用菌、烟叶、山羊、核桃产业,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党员干部带动。为了打消群众对发展特色产业的顾虑,村“两委”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做好示范,用事实说话,调动群众积极性。2014年,全村共有8名党员干部种植烟叶700余亩,实现了产值300余万元,在党员干部带动下,全村2014年共发展烟叶1700亩,实现产值650万元。在此基础上,实行党员干部包干制,全村7名村干部和31名党员包40户特色产业种植户,对特色产业户进行技术、物资一条龙服务,全力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二是奖励政策拉动。为了调动干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村“两委”克服村级财力薄弱的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奖励扶持机制,对发展特色产业年产值达到15万元的给予1万元奖励。
三是技术指导促动。为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村“两委”先后开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4期,聘请农业、畜牧、烟叶等相关专家学者亲自授课,培训村民2000人次,培养了一批农村实用技术骨干,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保障。2014年,全村新增核桃1500亩、出栏山羊0.3余万只,特色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00余元。
基础设施改善一方民生
项家河村水源不足,供水矛盾突出,交通、办学等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村两委通过“一会两票”、“一事一议”等筹资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村“两委”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自己动手,家属带着上工地,组织全村劳力,对部分村级公路进行翻修,改善村庄交通环境,为项家河村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打下良好基础。
村子还成立了护村治安巡逻队,白天黑夜分组进行护村巡逻,维护村庄治安和公共设施,为群众护村保平安。全村通过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实现烟水配套,解决人畜饮水300户1200人,烟路配套,新修公路6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运输难、行路难、用电难,新建了村委会,套配了集镇文化、卫生、人行路、路灯等设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项家河村高度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治,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对109户村民房屋外型统一实施改造,达到了村庄美化、绿化、净化、亮化效果,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化解矛盾促进一方稳定
多年来,项家河村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信访维稳体系。为了及时掌握信访维稳信息,在全县率先建立信访维稳中心户长制,聘请了50名信访维稳中心户长和民情信息员,及时掌握信访维稳工作动向,发现苗头及时化解。
坚持定期排查报告制度。为了查找信访维稳隐患,实行村半月一排查、组每星期一排查、中心户长每天一排查,敏感期实行“零报告”制度,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过夜”。
加大要事解决力度。舍得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对群众诉求合理且可以解决的,及时给予解决;对要求过高的,宣传教育到位;对无理缠访的,明确责任人,稳控到位;对触犯法律的,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一个老上访户,多次缠访,要求解决村离职干部的生活补贴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两委”决定召开党员代表和老干部大会,进行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此人不应该享受村离职干部生活补贴,就这样,在大家的劝解声中他息事罢访了。
项家河村在化解各种矛盾的同时,高度重视干部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鼓励支持村民送孩子求学读书,凡本村学生考取全国一、二类大学的,村“两委”一次性分别给予5000、4000元奖励,在全村形成崇尚知识、崇尚文化的新风尚。
建强组织筑牢一访堡垒
基层组织建设将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村集体的发展。近年来项家河村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年轻文化的致富能手及优秀分子吸收入党,2014年项家河村预备党员转正2名,3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为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先后投资近2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党员电教室,配齐党员电教设备,实行了“逢六”播放制度,为党员干部学技术、用技术提供了方便。
全面发挥党员干部“双带”作用,支部成员全员上阵,争当政策宣传员、市场经济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产业建设技术员,带头帮扶群众致富。这样,支部成员威信有了,说话底气足了,办事效率高了,工作更好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