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林地面积2895万亩位列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64.72%位列全省第二

我们生活在森林城市里

时间:2014-10-18 09:34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城在山中,山在林中,绿色车城美不胜收(资料图)

站在高高的牛头山上,俯瞰十堰,人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林中,绿带环绕的车城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10月11日,省绿化委、省林业厅正式授予十堰“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这标志着十堰创森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取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入场券”。

40年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31.26%,如今已达64.72%;71处游园、绿地分布中心城区。近几年,十堰通过实施“绿满车城”、“林拥水都”、“绿带连珠”、“绿色家园”四大绿化工程,市民享用的绿色福利越来越多。

■文/记者 纪枫波 通讯员 崔连江 图/记者 张建波

十堰森林覆盖率40年间翻番

省级森林城市共36项细化指标,记者发现,十堰已达成的这些指标中有不少亮点:目前全市林地面积2895万亩,人均林地8.3亩,林地面积占我省林地面积20%,位列全省第一;森林面积1948万亩,森林蓄积量6645万立方米,居我省市州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4.72%,全省第二。

近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核心区,十堰“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让市民享受绿色福利,先后建成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以上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个,种类数量、面积规模均居我省前列。

“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市林业局局长边疆说。

197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曾降到31.26%的历史最低点。

上世纪80年代,全市掀起“消灭荒山、绿化十堰”攻坚战,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极大改善。近几年,为进一步提升生态防护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十堰着力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乡一体、生态自然”的绿化格局。

2013年初,市委、市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十堰,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正式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再次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叠翠武当、林拥水都、绿满车城”的城市形象定位,坚持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林网、路网、水网 “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创建思路,实施了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构筑了完备的城市森林体系,努力为市民享受更多“绿色福利”。

足不出城,绿地公园俯首皆是

十一长假期间,市民吴国煜的几位河北朋友来十堰游玩。一天时间,吴国煜驱车带几位朋友先后去了樱桃沟、四方山、牛头山、人民公园、车城广场等地。

一路美不胜收,一路欢歌笑语。临走时,吴国煜的朋友对十堰的山山水水赞赏有加:“十堰室外休闲的景点真多,风景美,空气好,免费开放,足不出城,20分钟车程就能到,真让人羡慕呀!在河北,爬山要去很远的郊区,空气也差。”

朋友的评价,让身为十堰人的吴国煜很自豪:“的确,近几年,十堰城区可以休闲的地方增加不少。今年下半年,人民公园免票开放,四方山生态公园扩建后开放,景点更美更多了。”

不少城区市民都有这种感受。以前节假日纠结不知去哪里,近几年,随着五城联创的推进,各类公园、游园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更方便地亲山、近山,在家门口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来自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市人民公园、四方山生态公园共接待游客20万人,同比增长50%,创历史新高。

“过去植树的目的单一,如今,建设生态文明的路线已经越发清晰,作为林业部门工作者,应该认真考虑的是如何让过去积累的森林资源变成产品供市民消费,只有让城市森林更好地为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服务,创森才算民生工程。”边疆说。

边疆介绍,目前,十堰城区拥有各类公园、游园、广场绿地71处,面积650.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达到300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11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6%,绿化覆盖率达43.8%。

四大绿化工程构筑城市绿肺

紧邻东风大道和东环路的车城广场被称为十堰的“城市客厅”,占地300多亩。该广场中心东风LOGO图案的音乐喷喷翩翩起舞,8个“车”造型的景观灯柱别具一格,各类景观苗木形态各异。在湿地水系观赏区,花鸟虫鱼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吸引游人驻足观看。

“车城广场项目,只是十堰全面推进全市绿化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市林业局副局长贺兴福介绍,十堰以“绿满车城”、“林拥水都”、“绿带连珠”和“绿色家园”四大绿化工程为抓手,推进城区绿化,加快水源绿化,狠抓道路绿化,促进乡村绿化。

贺兴福介绍,近年来,十堰基于生态区位、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地制宜对全市裸露山体进行了生态修复,推进绿地公园建设,在十堰市中心城区及近郊,建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老母荒省级森林公园、四方山生态公园、武当山风景名胜区、黄龙滩国家湿地公园,以及百二河、神定河、马家河等公共休闲游憩绿地和从茅箭区东沟到张湾区西沟50公里的生态休憩带。

围绕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建设,采用大绿面、宽绿带,以香樟、桂花、银杏等乡土树种为主,实行乔灌木搭配、色调相间,十堰高质量完成了人民路、北京路、浙江路等生态廊道建设。全市所有国省干道、高速公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城区主要道路29条,绿化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有路必有绿,有树皆成荫,车在林中行”的目标。

同时,十堰加快停车场生态化新改扩建,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墙体、屋顶、阳台、立交桥等立体空间进行立体绿化,十堰供电局、维多利亚小区、虹景小区、春华苑小区、外国语学校等一批立体绿化示范单位成为亮点。

力争实现市民出门500米有绿地

“获得‘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仅仅算是争取到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入场券’,十堰目前与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如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新建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水岸林木绿化率等,还需要再鼓干劲,加大力度补齐短板。”边疆说,生态立市、林业立功,下一步林业部门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全市林业发展质量,从严锻炼林业干部作风,充分积累林业工作经验。整个创建活动将注重过程、注重建设、注重惠民。

记者获悉,目前,《十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期间,十堰将充分满足市民观山赏景及休闲游憩方面的需求,尽量使用乡土常绿树种作为城市绿化树种。老城区将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力度,通过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建绿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立体空间绿化潜力。

在建设布局上,中心城区森林体系的建设布局为:“一轴、两环、三片、五带、多点”。

“一轴”:指由“牛头山—笔架山—人民公园—四方山”形成的一条贯通城区南北的城市绿轴。

“两环”:指以“车城路—公园路—江苏路—北京路—车城南路”形成的内环,和以“发展大道—许白路—白浪路—丹江路—武当路—车站路—车城南路—三峡路”及外围山体形成的外环。

“三片”:指中心片区、东部白浪组团和西部花果组团三大绿色片区,其中中心片区为城市服务中心与文化核心,白浪组团为现代工业核心,花果组团为汽车产业核心。

“五带”:指流经城区的犟河、百二河、神定河、马家河、茅塔河五条河流及水岸绿化带。结合五条河综合环境治理,在主河道以外构建以草本植物为主、景观灌木和防护乔木为辅的近自然软质河岸,营造滨水生态景观,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居民提供亲水休闲的平台。

“多点”:包括各级公园、各类绿地板块和保留山体,是居民日常休闲的主要场所。

通过构建“多点”绿地镶嵌格局,努力实现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的需求。

展望未来,树树相连、相拥、相聚皆成景,草草相依、相偎、相望皆成趣。一幅“武当叠翠,汉堵泛清,林拥水都,绿满车城”的城市发展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一座更加宜人、宜旅、宜居、宜业的生态强市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黄良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