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 毛泽东一席话拉开南水北调工程大幕

时间:2014-09-11 15:39 来源:秦楚网综合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1958年毛泽东同志与饶斌同志一起视察汽车生产

毛泽东一席话拉开南水北调工程大幕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听取原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同志关于引江济黄的设想汇报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大幕。

195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问题。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发出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地,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这是“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见之于中央正式文献。

1958年到1960年3年中,中央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性的南水北调会议,制定了1960年至1963年间南水北调工作计划,提出在3年内完成南水北调初步规划要点报告的目标。

1959年2月,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的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

197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就南水北调问题专门写信给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方案,把南水北调工作做得更好。同年10月,水电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1979年12月,水电部正式成立了部属的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1987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下达通知,决定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要求1988年底完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初步研究报告;1990年底,完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线路的规划研究报告;“八五”继续完成通天河和大渡河调水线路的规划研究工作,并于1995年完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南水北调”列入中国跨世纪的骨干工程之一。

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编辑:沈进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 10万大军丹江口大坝工地过春节 大年初一吃上了猪肉饺子

    1959年的春节,也是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后,10万建设大军的第一个春节。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截流,工地春节不放假。总指挥张体学想尽一切办法,让10万大军吃上了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在大年初一还吃上了猪肉饺子。

    2019-01-30 10:03

  • 今天是西安事变82周年纪念日 房县人戢翼翘与张学良往事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重大事件,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2018-12-12 10:03

  • 铁道老兵冯以刚:我给牺牲的战友做墓碑

    十堰晚报报道此事后,勾起75岁铁道老兵冯以刚的思绪。1964年底,他成为一名铁道兵,在成昆、襄渝铁路线上奋战多年。当年,他所在连队参与修建了老营革命烈士陵园,其中一部分墓碑就是他刻的。

    2018-11-07 10:11

  • 爱国将领方振武在武当山题诗明志

    许多前来武当山游玩的游客都注意到,在天柱峰灵官殿下的长廊石壁上镶嵌着一块碑刻,上刻《游天柱峰》诗一首。这首诗为抗日名将方振武1939年所作。方振武是一名爱国将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变卖全部家产筹集抗日军费,组建“抗日救国军”。1939年,他登上武当山题诗一首,抒发自己不为名利所惑、爱国救亡之志。

    2018-09-19 10:01

  • 郧阳出土“楚国第一玉剑”长啥样

    2006年,考古专家在郧阳区五峰乡发掘出了一柄玉柄铁剑。这柄佩剑有何独特之处?它为何被称为“楚国第一玉剑”?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2018-08-24 10:04

  • 郧西刘家大院:挂着无字匾额的清代古宅

    在郧西县涧池乡军家河村的刘家湾里有一处古宅,当地人称之为刘家大院。这是一处典型的徽派建筑,为汉高祖刘邦后人刘应榜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修建,距今近200年。

    2018-08-03 10:01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