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程师讲述南水北调记忆:渠首下埋藏着带血的青春

时间:2014-04-25 10:09 来源:人民网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资料图

人民网邓州4月25日专电 (记者 李东风 程明辉 时岩 徐驰)站在南水北调陶岔渠首,雄伟的大坝耸立在朝阳中,脚下青草萋萋,眼前丹水悠悠,水天一色,美不胜收。然而,少有人知道,45年前,这里曾经人声鼎沸,土石飞溅,4万名邓州儿女在这里肩挑背扛,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克服种种技术难题,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时过境迁,当年的建设者有的已离开人世,有的星散各方,他们的青春和鲜血也随着工程的完工被深埋在泥土之中。

屈泽江,1942年生于河南邓州。南阳引丹灌区管理局退休干部、助理工程师。1969年元月参加陶岔渠首工程建设,在邓县引丹灌溉工程指挥部施工组工作,先后参加了库区引渠和引丹总干渠的施工测量,是陶岔渠首工程建设的知情者之一。4月23日,人民网河南分网“碧水向京津”采访团队走访了这位老水利人,揭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那段尘封的血汗史。

以下为第一人称讲述:

我是1969年元月到的陶岔,当时看到的是一个七沟八岗、一片坡的荒地,现在陶岔的渠道那时就是个沟。我当时去的时候是民工身份,后来工程紧张时被抽调到指挥部,搞工程测量,一直到1975年春天工程完工,干了7年多时间。

当时工程定的是民办公助,群众投入是主体,国家补助一点。当时,水利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负责同志问时任邓州工程指挥长翟荣耀:敢不敢干这项工程,翟荣耀干脆地回答:“敢干。没一分钱也干!”当时的邓州连续三年粮食丰收,邓州人有这个底气把工程揽过来,要自力更生干这个工程。在当时,这样的一句话就把工程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一段感天动地的建设史。

第一次组织上去的人是2万人,一个生产队大约五到六个人。上去的民工是自己带着粮食、铺盖,一个人一把铁锨或者一个老虎耙。民工们从几十里、上百里的家里赶过去,到陶岔后在三山坡下掘土垒墙,葺草苫顶,搭建起了低矮、潮湿的简易茅草房,进出要弯腰打拱。屋里潮湿的地铺也常让人睡不安稳,往往一阵北风就把屋顶掀飞了。

吃的主要是红薯面馍,喝的是蒸馍水,没别的吃的了。好多人都得了胃病,在寒风中掂起凉不凉、热不热的馍,胃里的酸水就往外涌,像下粉条一样没个断头。没法吃也得吃呀!即使这样,冬季遇上下雪,后方物资运不到工地,一天也只能吃两顿。

引水工地没有水。说是丹江口,其实工地离丹江还有几公里。当时小小陶岔一下子增加几万人吃水,浅井很快成了干井。于是只有挖土坑、掏土井来供水,但渗出的是黄泥水,凑合着澄一澄再用,民工们的顺口溜是这样唱的:“喝黄水,尿黄尿,顿顿不离狼戴帽(窝窝头)”、 “咱们要大干、苦干、加巧干,定叫南水北调来实现。首都人民喝上丹江水,再苦再累心也甜”。

干的活儿就是靠民工用镢头挖土,拉土。开始挖的浅,三四个人、七八个人推一把车,往上推土。挖到五六米深之后,工程就没法儿进行了。深度超过五六米,坡度在1:5左右,人力基本上拉不上来了。国内从来没有挖的这么深的工程,最深处是47米,最浅处也有十二三米,要给这个工程完成是没有办法的,当时没有大型机械,那时候所有的大型机械就是犁地用的拖拉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编辑:沈进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